品牌背景:新消费浪潮下的甜蜜革新
Regma诞生于2024年,瞄准Z世代健康甜品需求激增的赛道。据行业数据,全球低糖冰淇淋市场以年复合增长率12.3% 扩张,而传统品牌因高糖、包装同质化饱受诟病。Regma以“科学控糖+情绪治愈”双核切入,联合瑞士生物实验室研发植物代糖配方,糖分较传统产品降低60%,同时保留绵密口感,填补了健康与美味兼顾的市场空白。
品牌定位:精准卡位“甜而不腻”新赛道
Regma的定位策略聚焦三大差异化支点:
人群细分:核心锁定18-28岁“控糖不控快乐”的都市青年,解决其“健康需求与甜品瘾”的矛盾;
场景革命:从下午茶延伸至健身房补给、办公室疗愈等场景,提出“Guilt-free Pleasure”(无负罪感愉悦)概念;
价值锚点:以每份≤80kcal 为核心卖点,搭配“糖分可视化”包装设计,建立透明信任体系。
这一策略直击市场痛点:76%的年轻消费者因健康顾虑减少甜品摄入,却渴望情绪补偿型食品。
品牌VI设计:视觉语言的“轻盈化”表达
1. 超级符号:流动感线条重构甜品基因
Logo设计:以液态巧克力滴落瞬间为灵感,抽象为丝绸状S形曲线,象征甜品的流动感与低糖轻盈特性。标准色选用莫兰迪粉(Pantone 13-1511) 与冰川蓝(Pantone 12-4607),柔化传统甜品的高饱和色调,传递无负担体验。
动态延展:Logo在应用中可变形为“糖度计量条”,随产品含糖量变化伸缩,成为品牌核心记忆点。
2. 视觉系统:轻量化触感渗透
材质语言:VI应用采用半透明磨砂材质,名片与包装盒触摸模拟冰淇淋融化前的微凉质感;
版式法则:引入“呼吸感留白”网格系统,信息密度降低40%,呼应健康减法理念。
包装设计革命:功能与美学的双重颠覆
1. 冰淇淋包装:破解融化困局的“三明治结构”
传统冰淇淋包装面临渗漏、变形、霜层污染三大痛点。Regma的解决方案:
隔热科技:采用五层共挤环保膜(PLA/铝箔/EVOH),外覆微孔气凝胶涂层,延缓融化时间达常温25分钟,适配外卖场景;
防漏设计:杯盖内嵌食品级硅胶密封圈,倒置10分钟无渗漏,解决运输隐患;
情境化交互:杯身设温度感应油墨,遇高温浮现雪花警示图案,提醒及时食用。
冰淇淋杯的温度感应油墨设计,兼具实用与趣味性
2. 甜品包装:可持续架构的“可生长式设计”
模块化礼盒:基础单位为边长8cm的六边形环保纸盒,可自由拼接为“蜂窝矩阵”,满足单人享用到派对分享的多规模需求;
种子纸标签:包装封贴含罗勒种子,消费者浸泡后可直接种植,将消费行为转化为绿色仪式。
品牌全案设计:从产品生态到场景渗透
1. 空间策略:快闪店中的“味觉实验室”
动态装置:门店中庭设“糖分可视化柱”——透明管中粉色凝胶颗粒代表产品含糖量,直观对比传统甜品(颗粒满管)与Regma(仅1/5管);
疗愈触点:开发“减压挤酱瓶”周边,内装低糖巧克力酱,挤压时释放薰衣草香气,强化情绪价值。
2. 传播战役:数据甜蜜化的社交裂变
发起#SugarSwitch挑战:用户上传传统甜品替换Regma的对比照,系统自动计算减糖克数并生成“地球拯救积分”,积分可兑换联名健身课程。活动上线30天触达1.2亿次曝光。
设计团队:知名品牌设计公司的跨学科共创
本案由知名品牌设计公司 操刀。团队以“科学浪漫主义”著称,核心成员包括:
生物材料工程师:主导包装隔热层研发,曾服务NASA太空食品项目;
行为心理学家:设计温度感应油墨的警示阈值,精准触发消费行为;
潮流艺术家:打造IP形象“REGY”,以慵懒水母造型隐喻低负担甜蜜。
“Regma的突破在于将健康参数转化为可感知的愉悦符号”,设计总监林澈指出,“当糖度不再是一行数字,而是一条会跳舞的曲线,科学才能真正触动情感”。
启示:甜品设计的“反叛逻辑”
Regma上市首年销售额破8000万,其成功揭示食品设计的未来方向:
矛盾化解力:包装需同时满足健康理性(如糖度可视化)与情绪感性(如触感设计);
可持续叙事:62%的Z世代为环保包装溢价买单,种子纸等设计成品牌信任货币;
动态进化:VI系统从静态标识升级为交互界面(如Logo糖度条),使品牌持续制造新鲜感。
“最高明的设计从不说教,它邀请你参与一场温柔的变革。”